防爆设备检查与维护通用要求: 构筑持久可靠的安全防线
在爆炸危险环境(如石油、化工、矿山、制药等行业)中,防爆电气设备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设施。然而,其防爆安全性并非一劳永逸——不正确的安装、缺乏维护或细微的损伤,都可能使设备从安全屏障转变为潜在的点火源。系统的检查与维护是维持防爆完整性、确保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障。
一、 核心原则与基本要求
1. 专业资质与知识储备
-
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资质
-
需深入理解各类防爆型式(Ex d、Ex e、Ex i、Ex p等)的原理与结构特点
-
熟悉国家标准GB 3836系列及相关安全规范
2.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
-
制定完善的防爆设备巡检、定期检查与维护规程
-
建立设备档案,记录从安装、验收到每次维护的全过程
-
实施"一台一档"管理,确保可追溯性
3. 安全措施前置
-
所有检查维护工作必须执行"停电、验电、挂牌、上锁"程序
-
作业前进行风险评估,办理相应作业许可证
-
使用校准合格的可燃气体检测仪确认环境安全
二、 检查的通用要求
1. 日常巡视检查(由操作人员进行)
-
频率:每班或每日
-
内容:
-
设备外观有无明显损伤、变形、严重腐蚀
-
运行状态有无异常声音、振动或过热
-
紧固件是否齐全、有无松动
-
接地连接是否完好
-
设备表面清洁状况
2. 定期专业检查(由专业人员进行)
一般检查(月度/季度)
-
全面检查设备外部状况
-
确认标志铭牌清晰完整
-
检查电缆引入装置紧固情况
详细检查(年度)
-
打开外壳检查内部状况(必须在安全环境下进行)
-
检查隔爆面有无损伤、锈蚀
-
测量隔爆接合面间隙
-
验证保护装置功能正常
-
检测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
重点检查内容
-
隔爆型(Ex d)设备:隔爆接合面精度、紧固件扭矩
-
增安型(Ex e)设备:电气间隙、爬电距离、绕组温度
-
本安型(Ex i)设备:系统配置匹配性、电缆参数
-
正压型(Ex p)设备:吹扫时间、压力监控、保护系统
三、 维护的通用要求
1. 维护前准备
-
制定详细的维护方案和安全措施
-
准备合适的备件、工具和检测仪器
-
确保维护环境符合安全要求
2. 维护操作规范
-
清洁作业:使用不起火花的工具,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吹扫
-
隔爆面处理:只能使用煤油和非金属刮片清理,严禁使用锉刀、砂纸
-
紧固作业:按对角线顺序分次均匀紧固,使用扭矩扳手
-
密封处理:更换所有密封件,确保密封面完好
-
接线维护:使用合适的电缆引入装置,确保有效密封
3. 备件管理
-
必须使用与原设备技术规格一致的备件
-
优先从设备制造商采购关键部件
-
建立备件质量验收制度
四、 特殊情况的处理
1. 故障后检修
-
查明故障原因并彻底排除
-
全面检查受影响设备的防爆性能
-
修复后必须通过严格测试
2. 设备改造与更新
-
任何改造都不能降低原设备的防爆等级
-
更新设备时应确保防爆等级不低于区域要求
-
所有变更都应记录归档
3. 报废处理
-
确认报废的设备应去除防爆标志
-
进行适当处理防止误用
五、 记录与文档管理
1. 检查记录内容
-
检查日期、人员、设备编号
-
检查项目、方法和结果
-
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
-
下次检查建议
2. 维护记录要求
-
维护时间、内容和更换的部件
-
维护前后测试数据
-
维护人员和验收人员签字
六、 人员培训与持续改进
1. 培训体系
-
定期组织防爆技术培训
-
开展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
-
进行应急演练和技能考核
2. 持续改进
-
定期分析检查维护数据
-
优化检查周期和维护方案
-
引进新技术、新方法
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篇了

